暖 途

2025-09-02 07:20 任淑红 未知
      暑假过半,酷暑没有因为假期的飞逝而稍有减退。窗外知了鸣叫不停,室内空调飞速旋转。警方报道暑假孩子们遭遇电信诈骗的信息还在继续。看着手机上每天更新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那个汨罗小孩还没有找到,父母整天以泪洗面,看着让人揪心。思绪一下飞到我的这个年龄时代。
 
      八十年代末一个寒假,大部分同学都是本地人,他们早早就回家了。只有我这个南方姑娘要跨越一千多公里,中途换一趟车才能到家。年关的长治天气特别寒冷,地上的积雪很厚,风夹着雪子像刀削一样刮在脸上,寒意无孔不入地渗透全身。学校离火车站不近,两个闺蜜为了送我到车站没有回家。天刚蒙蒙亮,马路两旁树下的积雪在路灯照映下更加雪白,闪着银光。马路中间的积雪已被来往的车轮压得结实,黑漆漆的,看上去就像平常的马路一样。只有踩在上面才知道那是行走在乌金滑道上。也许是环境造就人才,她们好像对这习以为常。两个情深义重的姐妹各自骑着一辆自行车,一个驮着我,一个驮着我的行李,在这个寒冷的清晨,借着路灯映着两旁的白雪,行走在那个年代北方特有的乌金道上,把我安全送到火车站。
 
      因为是清晨,这趟到新乡的旅客不多,车站显得格外冷清。车站旁边有两个煮方便面的摊位,煤炉子上的烧水锅上方飘着一缕缕热气。也许是为了能过个好年,也许是为了孩子们来年学费有着落……摊主站在炉子旁,眼巴巴地望着稀稀拉拉几个过往的旅客,眼睛里满是期待。时间还早,我告诉闺蜜,你们等我一会。我走到一个摊位前煮了三碗方便面(当时方便面是五毛钱一包,到他们那里煮好就是八毛还是一块不记得了)。让她俩回去路上暖和些,我也不至于到车上肚子饿,车上东西又贵又不好吃。
 
      等我回来,闺蜜旁边多了一位中年男子,看着比我们大很多。穿着时髦,油光粉面,和那个朴实年代大多数人的穿着有点格格不入。我没多想,应该就是和我一样等火车的乘客。这时闺蜜告诉我说,这个大人和我坐同一趟车,也是到新乡转车,她们托付他照顾我。那个男子信誓旦旦地告诉闺蜜放心,一定会好好照顾我的。我要她们放心,会照顾好自己的。吃完面,时间差不多了,两闺蜜很放心的眼神看着我们进了站,才恋恋不舍地转身离去。
 
      其实当看到这个男人站在她们身边,她们托付他照顾我的时候,我心里就有点发毛了。可能是他看到两个小姑娘站在那里,就主动上前和她们搭讪,两个没出过远门的闺蜜全盘托出我的行程信息。当时我没有往好处想,谁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是当时怕闺蜜担心,所以才没有说出心里的想法。寻思着到了车上走一步看一步,心里一直防范着。
 
      这个人也许没有想到我会有这样的心思,帮我提着行李上了火车。因为是长治北站始发车,到南站只有不到二十分钟,加上本来旅客就不多,所以车上很空。这个人就在我座位的对面坐下来了。一路上他和我聊了很多,因为心里有防范,所以大部分都没有听进去,我也只是随声附和着。记得他告诉我家里有个年轻老婆比他小很多,她的大女儿比他老婆小一两岁(那个年代这种情况在我心里那是最大的道德问题,可能是因为小,也是因为家里的教育很传统,骨子里很反感),家里还有两个老妈子伺候。我听着脑袋嗡嗡的,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摆脱这个人。
 
      上车后不久,他从自己的旅行包里拿出一大块面包,就是很长一绺的那种,当时那个年代很流行又很实惠,可以几个人分着吃的。他说要和我一起吃。我的个天啦!我敢吃吗?心想我找死才要吃。脑袋飞转,势单力薄,不敢硬扛,看着像是人家一片好心,又不敢得罪。不知道这面包是否有问题,也不知道这人到底是好是坏?当时八百个心眼子都用上了,眼睛珠子一转,笑着和他说,太谢谢你啦,你看我刚才上车时吃了一大碗方便面,如今真的吃不下了。他也没有再说什么。

      这时列车员推来移动餐车叫卖:“香烟,啤酒,健力宝,瓜子……”他随手买了两瓶健力宝(五块钱一瓶,当时应该是很高档的饮料了),给了我一瓶。为了缓解拒绝面包的尴尬,我收下了健力宝,因为我知道这是列车员递给我的,没问题。我谢过他后,把健力宝一直握在手里直到喝完。心里想:在不知道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情况下,不让别人难堪,但我必须要保护好自己。
 
      他说到了新乡车站后,我们先去存行李,然后我们去车站附近一家牛肉馆吃面,再去看录像(那个年代街边录像厅风靡一时,播放的大多数是武打功夫片,也不乏色情之类的故事片,对于我这个传统家庭长大且家教非常严格的女孩子来说是从来就不会想着要进去的)。然后送我上车他再去转车。(我是到岳阳,他到秦皇岛,我比他先进站上车。)在车上无论他怎么说,我都满口答应,并不断地说谢谢他这么细致的安排。其实心里一直在盘算着下车后怎么摆脱他。我不确定他是好是坏,但是我要保证自己绝对安全,从他的谈吐中我也感觉到我们的三观不同频。
 
      虽然各怀心事,但一路上我们还算相处愉快。车很快到了新乡站。那个年代的车站都很简陋,当时从站台到出站口要翻过几个高架桥,背着两个大行李包出站很艰难。这个人帮我背着一个重些的袋子,我们一路上桥下桥到出了站。看着他背着我的行李走在前面感觉有点吃力,心里满是感激,也有一丝丝愧意。素不相识的人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了我需要的帮助!但是小女子出门在外,严重的防范心理还是让我下意识地实施了我在车上就想好了的计划。
 
      出站了,我接过行李,非常热情地感谢了他,然后请他在那里等我一下,我寄存完东西就来找他。因为他就一个小手提包,没什么行李,他说就在这里等我。我飞快跑到寄件处,花2块钱把行李寄存了,又跑到贵宾室处花了五块钱弄了张贵宾通行票,进了贵宾候车厅。那里可以不用排队提前进站,最主要的可以摆脱那个在车上一直想照顾我并帮我把行李背出站的好心人!
 
      就这样,我用自己的方式告别了那个在长治车站偶遇、在车上一路陪伴并帮助我拿行李出站的好心人。那年我不到二十岁,在他面前我只是个涉世未深的黄毛丫头。也许他只说说等我,也许他真的等了,我却久久没有回来。他是以怎样的心情离开的不得而知。总之只有一种结果,就是我用自己的方式来了个不辞而别。当时我无法准确地判断他是真心帮我还是另有目的,也根本没想他会怎样看待我这个人。我只能选择无论怎样先保全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贵宾室,有种密室大脱逃的感觉。
 
      现在想来,我还是有些感激他。一来我不确定他到底是否是坏人,二来一路上他一直在陪我聊天,虽说大部分时间是他在说我在听。还买了一罐健力宝给我,下车后很卖力气地帮我把行李背出站。也许以这种方式告别,彼此都能留下体面和尊重!

      时间飞快,马上就要进站上车了。虽说是走的贵宾通道进站没有排队,但是进站口到站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我背着两个大包走不动,很快就被淹没在正常进站的人潮中。因为是1次特快列车,所以在这里进站上车的旅客特别多。当时我感觉到我不是在走路,而是不断向前涌的人流推着我左右摇摆向前挪动,有时候感觉到双脚还没有着地。这种感觉让人窒息而又无奈,我像一个提线木偶无法主宰自己前进的方向。望着汹涌如潮的人群,我一边无奈地随人潮逐流,一边眼巴巴地左顾右盼,期望能找到点什么希望!
 
      上天总还是眷恋我这个小女子。一阵熟悉而亲切的声音转到我的耳朵里,标准的岳阳话。啊!我像在绝望中看到了救世主。沿着声音我转眼寻去,不远处是两个中年人在交谈。我大声地和他们打招呼说:“你们是岳阳人吧?”我说:“我也是。”他们转头看着我。乡音的亲切,渴望的眼神,一人毫不犹豫地从我手上接过一个大包,一人赶紧说:“小姑娘到我们这边来。”就这样,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顺利地进站上车了。
 
      因为我是买的通票,中途转站是没有座位的。他们两人座位连在一起,他俩很照顾我,要我和他们挤在一起坐下。一路上因为大部分时间是晚上,我们聊的不多。我告诉他们自己是岳阳人,在长治上学,寒假回家。他们说是岳阳市机床厂的职工,来新乡出差。因为还有别的事,一个同事在武汉站先下车了,下车前还嘱咐同事好好照顾我。我目送他下车,心里是满满的感激!
 
      列车到岳阳站是凌晨3:30左右。寒冬的岳阳车站虽说没有长治车站冷,但是深更半夜的车站还是寒气逼人。我要在车站等到早上6点多才能去汽车站坐车回乡下。以往每年回家,我都是坐在火车站到天亮,然后去汽车站坐车回家的。
 
      这位好心人可能是不放心我一个小姑娘孤零零地在车站,他喊了一个人力三轮车,把我送到巴陵大桥下面他的一个姨夫(即“连襟”)那里。他姨夫在那里有个修钟表的小店铺。他喊开了他的门,和他说明情况,要他等天亮了把我送到汽车站。汽车站就在巴陵大桥桥头,离钟表店很近。他走时我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内心充满了感激和歉意。感谢他帮了我这么多,让我在这个寒冬之夜的旅途温暖、安心。同时心里也有很多的过意不去,给他添了不少麻烦!到最后转身的那一刻,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也很爽快地告诉了我,姓方,叫方X林。我说我们老家有个邻居,他们两兄妹也在你们单位,他说都认识。就这样,我们结束了这次旅行之遇。

      天亮了,他姨夫把我送到了车站。这次寒假回家之路,我平安到家。
 
      回家后不久,我按照方先生说的地址写去一封感谢信。他竟然收到了,还给我回了信,说是举手之劳不必太在意,好好学习就好,以后在假期回家路上多注意安全之内的话。那封信我保存了好多年,由于工作调动,来回搬东西竟然不知道遗失到哪去了。但是那一段经历,无论时间怎样变迁,都深深地刻在心里,融进骨子里。
 
      人生的旅程里,这是一次极其普通得不能再平凡的寒假回家之途。但是这跨越一千多公里的两趟车程,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经历。寒冬里闺蜜的护送和车站托付;长治到新乡列车上那不知名的男士的陪伴和帮助(不管我内心当时是怎样揣摩他的,也不管他当时出自啥目的,因为我全身而退,就权当他是真心想帮我,内心还是非常感谢他);从新乡进站到安全到达岳阳汽车站,方先生和同事以及他姨夫的帮助让我平安到家。
 
      近几年,每年暑假都有很多的报道,说好多大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被骗到缅北等等。现在的世道骗子很多,手段也很高明,外界诱惑层出不穷。看着被骗孩子们的父母伤心欲绝,我的内心如翻滚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次寒假之旅,不知道会有什么关联,但是我就是下意识地想起了,并用文字记下那次难忘的经历。感恩人生道路上对我帮助过的好心人,也温馨提示当下出门的孩子们:多一个心眼,学会保护自己!
作者简介:任淑红,资深家庭主妇,常年与锅碗瓢盆作伴。人生感悟:生活不仅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也要有诗和远方。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