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秉凤:善养浩然正气

2022-05-26 13:19 周凤森 未知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古今中外几大哲学皆探究一个问题,这就是人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人只所以化生为人,一定与草野动物有着质的区别。动物恒顺自己的习性而生老病死,它们在寻觅食物、逃避危险、繁殖后代中忙忙碌碌地度过一生,动物们不会追求修心养性的文化功能以及大爱无疆的良善功德。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文化需求!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而全世界一切正能文化都具备同一个功能,这就是“善养吾浩然”。公孙丑曾问孟子:“敢问何谓浩然正气”。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古人所言的天地正“气”,就是宇宙能量。文化修养与文化传播就是我们获取正能量的无限源泉!一切文化包括圣贤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地域文化等都具备同样的文化功用与文化功德。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到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我们喜怒哀乐之外泄都会对宇宙产生重大影响,或增其正气,或添其邪气,因而《易传》又曰:“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而言行也不过是心动之发!所以古人方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所以心是万物之宰,一切正气源心生发。生命成长不是衣食住行之求索,而是一次自我修心养性并悟达宇宙之道的心力过程,我们从血肉之心、意识之心、灵魂之心层层升级到宇宙道心,每一次境界升华皆是一次灵魂悟达!从开悟到实证之过程仍然非常漫长。但若没有时空维次思想的一次次沉淀,我们就会在尘缘中变得庸俗浅薄碌碌无为,没有人生履历的一次次反思,我们就会变为井底之蛙笼中之鸟。灵魂与肉体如影随形,影为身之影,身为灵之影,灵为心之影。心与身犹如电脑程序控制下的荧屏节奏,如影随形,又无影无踪,超越之人也就成全了李白花间的一壶浊酒,对月独饮,任凭他人妄论,唯己乐在心中。

《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就是格究万物的道理,格物过程就是求道修道的过程。生命的感悟在于无住于心,在于道法自然,而非临月困于情,对花伤于感,尘缘之心虽言但愿天长地久千里共婵娟,然而实际却直叹人生如流星划空,无奈世事如月之圆阙阴晴。花开花落只为山河川野洋溢清香,岁往岁来只为日月星辰劈地开天,一切生命现象仅仅是高维时空对低维时空的一次影像显现,犹如电脑软件在荧幕上的显像一样,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我是谁?我去往哪里?我又如何善养吾浩然正气?生命应当超越时空与现象,做到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我们绝对不做花开花谢的生命现象!绝不留恋阴阳缘合暂住色身!人从宇宙自然中阔步走来,终究又回归宇宙自然,生老病死只是一次旅行与修行!当我们超越了生命现象的羁绊,一切时空都是我们的路径!人间过程的犹如流水,流向海洋还是沙漠全凭一念之择!宇宙就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太极,天地之间有正气也有邪气,有阳能也有阴能,有天堂就有地狱,有清气就有浊气。孟子告诉我们,要善养人之浩然正气,把简单的生命做为为他人铺垫的石砖,将毕生的文化修养化为文化功德与文化功用,文以载道而大化天下,也许我们永远看不到文化长城,但万里长城的辉煌就诞生在千万年来这一块又一块微不足道的文化砖瓦里。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