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可以写出形状

2022-06-03 16:30 楚水 搜狐

----康成元将军《風》字书法艺术之浅见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 楚水

有点类似瘦金体、古代少有的典型艺术型皇帝宋徽宗,朝廷考试画家,拟就的题目:

踏花归来马踏香

----怎么能画出或写出花的香味,在马蹄之间萦绕,而自己观后,如若阵陈花香盈盈而来,沁人心脾,让人陶醉。这几天老楚同志楚某被扬州八怪之一----著名画家李方膺先生自题《潇湘风竹图》:

画史从来不画风

我于难处夺天工。

请看尺幅潇湘竹

满耳丁东万玉空。

----所隐藏的画史不画风,之“风”深深吸引,纳于其声,而惑于其形,百思而不得其解。这位艺高人胆大的画家李方膺,分明于难处巧夺天工,画出了风的声音。如若疾风吹拂竹叶之嗖嗖于耳,而让人肃然而感喟翠竹之劲竹。那么,能否写出或者画出:

风---这种大自然中,不可具象的形状呢?

----客观地讲,这是一个远比宋徽宗踏花归来马蹄香,芙蓉城下水茫茫,以及蛙声十里出山泉更难的命题,非寻常之功力而能完成,如画家蒋兆和所写《杜甫》----让人一看就觉得一代诗圣杜少陵,就应该是这样的精神气度。而这决非寻常之力,而能把握。

古人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几天恳请著名书法家康成元将军,为我会即将出版的《毛泽东签名艺术解析》题词,于是乎,就在百度上浏览其书法,忽然发现康成元将军这幅《風》,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真可谓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左不落款时间,刻意大幅留白,寓意风从冥冥空旷之中来,傲游八极,吞吐八荒。右边好像是刻意裁去一边,似狂风骤雨嘎然而止,壮怀激烈。

----让人觉得如果风,真的有形状的话,应该就是这种形态,如蒋兆和之写《杜甫》之肖像,唯妙唯肖。写出了风、雨、雷、电,大自然中习以常,却不可名状的“风”的形态与情势。就在为文之前,又发现一幅康成元将军已刻成框额的《風》字,如微风盈盈于框额之上,又缕刻于木质之中,如若时人之谓:缕刻阳光,感觉风就应该是这样的形状。

康成元将军似乎与扬州八怪中的不少人,心有戚戚焉而多有灵犀。其爨文爨字与金农先生异曲同工,而现在已具雏形的形爨,仅从艺术角度而言,其实已经超过了金农的漆书,更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然而,谈及康成元将军的书法艺术,肯定也无法回避究竟是艺术书法,还是书法艺术,这一当今书坛的热门话题。老楚同志认为文以载道,墨以传情,颜鲁公真卿一门忠烈,其《祭侄文稿》,要远比其之《自身告书》更能震撼人心,因为,感人情者,莫乎于真,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寓情于真,方有此天下第二大行书的诞生。而每每读之,总让人热泪盈眶,这才是真正的书法艺术。

古往今来,无论是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中国书法无论是帖兴碑衰,还是碑兴帖衰,抑或碑帖结合,中国书法始终离不开一个最简单,也最实际文化传统——就是临碑写帖。如果不读碑,不临帖,就无传承,如若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根本无法承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比如金农的漆书就有北魏寇谦之撰文的《中岳嵩高灵庙碑》的影子,所以,最耐人寻味的是能够寓仙风道骨于古拙之中,而别见苍劲。

康成元将军临写《爨宝子碑》近半个世纪,“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目前,一种完全可以称之为“行爨”的新型字体己见雏形,是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故而,老楚同志特意《風》字上加上书名号,以示对真正意义上书法作品的尊重,墨以载道,如立言立德,非著鸿文而得之。

如果再回到当今书坛而观之,孙晓云主席坚持书法艺术之论,才是真正的弘扬中国书法的向上一路。因为内容决定形式,没有内容,又怎么能去妄谈形式?所以,艺术书法之说,本身就是虚妄之论,比如大自然中的风字:微风拂面,如坐春风,狂风呼啸,暴风狂舞,等等之等等,又有谁能如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那样画出风的声音,像康成元将军这样写出风的神态呢?所以,艺术之艺术,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是而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就康成元将军所书的《風》,清风徐来,如坐春风,让人回肠荡气,神清气爽⋯⋯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