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发展报道网 > 资讯 > 正文

西安暑期文旅热度攀升,惠民举措与创意体验并举

2025-07-28 15:01作者:tang123  浏览:

西安暑期文旅热度攀升,惠民举措与创意体验并举

作者:张双双

四十二度高温下,西安文旅的创新活力与城市温度交织成独特风景线,历史厚重感与现代体验在此刻奇妙交融。

七月盛夏的西安,永宁门前游客撑着遮阳伞有序排队,傍晚的水舞喷泉区早被围得水泄不通;陕西历史博物馆外,年轻人紧盯手机屏幕等待下午五点的抢票时刻;而万象城“生命之树”下,光影与音乐正编织一场跨越千年的丝路幻梦。

这座千年古都的旅游热度持续高涨。2025年暑期,西安文旅部门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城墙登城门点从11处增至17处,惠民年卡让市民无限次登城,喷泉常态化开放消暑,同时新兴文化地标与沉浸式体验项目不断涌现。

01 惠民实招破解高温游览难题

西安城墙景区打出服务“组合拳”,成为破解暑期旅游痛点的典范。今年五一后,景区将登城门点从11处增加至17处,涵盖永宁门南北口、长乐门、安定门等关键节点,实现符合条件门点的应开尽开。

多点登城设计极大便利了携老扶幼的家庭游客。无论身处城墙哪个区域,游客均可选择最便捷的门点登城或下城,串联起不同区段各具特色的风貌与历史故事。

永宁门水舞喷泉常态化开放成为今夏亮点。夜幕降临后,古老城墙下,水柱随音乐舞动,灯光与水影交织成现代艺术画卷。从6月中旬开始的常态化表演,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夜间消暑体验。

最受本地市民欢迎的是60元惠民年卡。西安城墙景区面向市民及陕西省内长期居住者推出该卡,持卡人一年内可无限次畅游景区。“让世界级文化遗产真正成为群众家门口的风景和晨昏相伴的文化客厅”——西安城墙管委会工作人员如此阐释这一举措的人文价值。

02 新地标与新体验:生命之树下的艺术盛宴

7月25日,西安万象城“生命之树”开启“树下见”沉浸式主题活动。经过数月养护升级,这座丝路主题立体植物园以全新面貌迎接游客。

活动精心设计三层探索空间:顶层观景平台可俯瞰西安城市中轴线壮阔景象;中层“丝路绿洲”平台展示树的故事摄影作品;底层“丛林”则引导游客回归都市生活。

主题活动特邀好莱坞特效团队Territory Studio打造《丝路奇旅》主题光影秀完整版。演出分为“文化”、“自然”、“未来”三大篇章,演绎丝绸之路的壮丽历史和生命之树的四季更迭。

音乐与自然的周末对话同步开启。7月27日起至8月17日的四个周末,电子疗愈、爵士、古典、摇滚等七种不同类型音乐演出,将在生命之树周边四个特色空间依次上演,与不同空间的自然氛围交融,打造城市艺术绿洲。

03 经典景区热度不减,智慧服务应对客流高峰

陕西历史博物馆持续成为西安旅游的“顶流”,其门票预约场面堪比“春运抢票”。该馆实行提前5天放票制度,每日下午5点开放预约通道,1.2万张门票往往在几十秒内一抢而空。

面对巨大需求,陕历博推出特惠讲解票服务:原价198元的基本馆+珍宝馆+人工讲解套餐,现以158元特惠价开放预约,为未能抢到免费票的游客提供替代选择。

大雁塔作为西安文化象征,暑期游客络绎不绝。这座由玄奘法师亲自设计、始建于公元652年的唐代砖塔,经历代修葺仍保持着64.5米的高度和独特的方形楼阁式结构,塔内保存的唐代线刻佛像与“二圣三绝碑”吸引无数文化爱好者。

秦汉馆成为陕历博的“平替”选择。虽然距离市区30多公里,但该馆展出了金怪兽、西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等重量级文物真品,有效分流了主馆客流。

04 文旅融合释放消费新活力

大唐不夜城持续引领唐文化体验。这条2100米长的步行街作为全国唯一以盛唐文化为背景的大型仿唐建筑群,2024年接待游客7475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占比超75%。

街区通过《再回长安》实景演出、不倒翁小姐姐、花车斗彩等IP打造沉浸式体验。今年春节期间,街区经营收入超2亿元,同比增长35%。

汉服经济撬动消费升级。全市2360家汉服经营主体在2024年创造租售、旅拍、文创等综合消费约16亿元。在大唐不夜城,提着汉服裙摆拍照的游客成为流动的盛唐风景。

首店经济激发新动能。《唐朝诡事录·西行》国潮沉浸剧场全国首店落地大唐不夜城,2024年总营收超350万元。老字号同盛祥、德发长在此焕发新生,与“雁塔流光”AR秀等科技体验共同构建多元消费场景。

西安城墙下的风拂过游客汗湿的额头,永宁门水舞喷泉洒下的水雾折射出七彩灯光;万象城生命之树的光影在夜空流动,映照着游客仰望的面庞;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空调出风口前,挤满了乘凉的聪明孩童。

西安的文旅图景在2025年暑期呈现出多维度的创新:一边是千年城墙的厚重历史,一边是万象城的前卫光影秀;一边是惠民年卡体现的城市温度,一边是数字技术创造的沉浸式体验。

当60元年卡让城墙变成市民的“文化客厅”,当文创店主敞开大门邀客“蹭凉”,当《丝路奇旅》在生命之树幕布上演绎文明交融,这座古城证明——真正的文旅吸引力,源于对文化尊严的守护与对人的关怀的双重奏鸣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