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车家子嘎查——机械臂推开三万亩沃野,乡村振兴谱新篇
科尔沁车家子嘎查——机械臂推开三万亩沃野,乡村振兴谱新篇
七月流金,科尔沁草原腹地的左中旗腰林毛都车家子嘎查,一片蓬勃生机。7月23日,北京科技大学追寻领袖足迹敕川筑行内蒙社会调研实践团来到车家子嘎查,深入了解当地的发展之路。
钢铁引擎:农机库里的“丰收密码”
实践团的探访之旅,始于农业机械集中停放点。推开库房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列阵的现代化农业机械: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各式各类的农业机械有序停放,村书记就其用途向队员们一一解释。提到本村地机械化发展历程,书记介绍道:“机械化规模种植,我们在2022年才真正起步。”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三年时间,我们村采用机械化耕作的土地面积从最初的3000亩发展到了如今的20000亩,除了本村的土地,我们还帮附近的14个村子代种,总面积近30000亩。”但书记也道出了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现在最大的瓶颈就是人才。”先进的机器需要人来驾驭、维护、管理和升级换代。如何吸引并留住懂技术、会经营、爱农村的专业人才,成为车家子嘎查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考题”。对此,书记提到将在来年推出更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吸引专业人才。
绿海扬波:玉米田里的“智慧防线”
离开农机库,团队成员跟随书记的脚步,走进了嘎查统一规划耕作的玉米基地。来到基地,眼前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一人多高的玉米秆挺拔茁壮,宽大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泽。看着长势旺盛的玉米地,书记告诉我们这片玉米地在去年经历过虫害,也正是这次教训,促使嘎查在农业科技应用上加速升级。“今年我们提前部署,加强了虫情监测预警,实施了精准防控。现在看来,效果不错。”除了病虫害防治的进步,滴灌等技术也正经历着持续革新。这片生机勃勃的玉米地,不仅是嘎查粮食安全的保障,更是其拥抱现代农业科技、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生动课堂。此外,书记还提到村子机械化的发展多受益于“党建引领的模式,党员们做出了表率,村民看到了机械化的的便利与简洁,也主动打破了边界的限制,节省了上百亩土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凝聚人心、推动机械化规模化浪潮奔涌向前的核心引擎。
庭院笑声:半托管下的“农家新景”
实践的最后环节,成员们深入农家院落进行走访。走进一户户村民家中,整洁干净的环境让成员们切实感受到村子的发展变化。谈起嘎查近年来的变化,特别是土地“半托管”模式,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轻松和满意的笑容。“现在种地可省心太多了!”一位大婶热情地对队员们说,“我们把地交给村里统一用大机器种、统一管、统一收,我们就按村里提供的科学配方准备好肥料就行。”机械化种植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减轻了村民的种植负担。除了种植业,部分村民还在家中养殖了母牛,通过售卖牛犊进一步增收。“收入增加了,负担减轻了,村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村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车家子嘎查乡村振兴成果最真实的回响。
车家子嘎查的蜕变清晰可见,尽管人才短缺的挑战依然存在,但嘎查两委已将其列为头等大事,积极谋划引才良策。从农机库房里的钢铁阵列,到玉米地里的科技防线,再到农家院落的富足安宁,实践团成员们在车家子嘎查的所见所闻,生动诠释了机械解放人力、科技赋能土地、组织凝聚人心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