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的“前世今生”——北京艺术博物馆

2025-02-14 16:48 编辑 本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寺的“前世今生”

万寿寺的“前世今生”

万寿寺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历经明、清两朝的兴建、扩建,形成了集寺院、园林、皇家行宫于一体,中、东、西三路建筑相毗邻的大型古代建筑群。

万寿寺历史沿革——绿岸梵刹

万寿寺的“前世今生”

万寿寺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历经明、清两朝的兴建、扩建,形成了集寺院、园林、皇家行宫于一体,中、东、西三路建筑相毗邻的大型古代建筑群。

长河两岸,曾古刹林立,万寿寺是建筑规制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处。

走进万寿寺,历史的年轮仿佛在殿堂、碑石、古松间缓缓回转,向人们述说着鲜为人知的从前……

四时合序!,

古人洞悉四时物候之变,取予有节,出入有时,深知春、夏、秋、冬及朝、昼、夕、夜的交替和序。若将这种智慧存行于图画,则可见应景山水之美。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描述:“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指出四时山水面貌,各具特色,丰富而不失其序。

古代长期稳定的农耕社会环境,使人与自然紧密相连。这种和谐关系在中国古代山水诗、文、书、画、器中得以深刻体现,尤其是山水主题文物汇集各民族丰厚文化,秉承“向天法地”“天人合一”的理念,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面貌和精神境界。

万寿寺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历经明、清两朝的兴建、扩建,形成了集寺院、园林、皇家行宫于一体,中、东、西三路建筑相毗邻的大型古代建筑群。

天地合德

天地合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隐于山水画间。古人笔下山水,山川峻峭,草木繁茂,流水潺潺,云雾缭绕,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展现的栩栩如生。但山水画之美远不止于景,更是画家精神追求的写照,彰显天地合德之内涵。观画窥心,祈愿、情感与心性跃然而出,是是了解历史,感悟人生的重要窗口。

藏传 ——佛教艺术造像展

天地合德

天地合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隐于山水画间。古人笔下山水,山川峻峭,草木繁茂,流水潺潺,云雾缭绕,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展现的栩栩如生。但山水画之美远不止于景,更是画家精神追求的写照,彰显天地合德之内涵。观画窥心,祈愿、情感与心性跃然而出,是是了解历史,感悟人生的重要窗口。

长河两岸,曾古刹林立,万寿寺是建筑规制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处。

走进万寿寺,历史的年轮仿佛在殿堂、碑石、古松间缓缓回转,向人们述说着鲜为人知的从前……

这里曾贮藏经典,高悬巨钟;

这里曾千僧诵经,为皇太后祝寿;

这里曾见证了清王朝的衰落;

……

古寺历经沧桑,几经浮沉。当今,为更好的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万寿寺作为北京艺术博物馆馆向公众开放,宛如一颗明珠镶嵌于北京历史文化的长河之上,绽放着璀璨之光。

万寿寺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历经明、清两朝的兴建、扩建,形成了集寺院、园林、皇家行宫于一体,中、东、西三路建筑相毗邻的大型古代建筑群。

(摄影、编辑报道:中国风华正茂)

收藏 举报

延伸 · 阅读